吉首成功创建“四好农村路”全国示范县

吉首成功创建“四好农村路”全国示范县

来源:吉首市交通运输局 王媛 邓巍 发布时间:2024-03-22 字体大小:

近日,交通运输部、农业农村部、国家邮政局联合发布了《关于公布第四批“四好农村路”全国示范县创建结果的通知》,吉首市成功获评“四好农村路”全国示范县。

近年来,吉首市以创建“四好农村路”全国示范县为目标,持续完善“建、管、养、运”四位一体的农村公路交通体系,着力构建“建养并重、安全畅通、运营高效”发展格局,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、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和坚实保障。

坚持高品质建设

吉首市积极推进农村公路网布局规划编制省级试点工作,加快完善路网体系。强化统筹规划。牢固树立“大交通”理念,注重全面系统谋划,编制出台《吉首市十四五交通发展规划》《吉首市“四好农村路”中长期发展规划》,将交通建设与乡村振兴、旅游开发、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相结合,推进综合交通规划一张图、建设一盘棋、管理一体化,着力优化农村公路布局,确保农村公路“建成一条、达标一条、见效一条。严格建设标准,牢固树立品质建设就是最好养护的理念,全面加强工程质量、安全管理,实现质量、安全责任终身制。严格遵循“三同时”和执行建设项目程序及规范,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、工程招投标制、工程监理制和合同制“四制管理”,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质量、安全监督覆盖率100%。多渠道筹措资金,2016年以来,通过引进社会资本32.16亿元,市本级财政积极筹措农村公路项目建设配套资金5.8亿元,同时加大交通项目争资上项力度,全市上争计划内交通建设资金达6.88亿元,整合涉农贷款资金3.5亿元。

坚持高品质管理

始终把“管好农村路”作为实现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,积极创新模式,充分调动多方力量参与公路管理。建立了市有路政员、乡有监管员、村有护路员的市乡村三级路产路权保护队伍,明确专班负责农村公路监管,各行政村将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纳入村规民约,及时制止破坏路产路权等违法行为。严格按照《公路法》《公路安全保护条例》规定,规范化、精细化、常态化开展农村管理工作,实现“有路必管、管必到位”。市政府出台《吉首市公路路域环境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》,抽调专门力量集中办公。结合全市路域环境现状,以铁路沿线整治、“四大集中”行动等为延伸,全面铺开全市路域环境集中整治专项行动;推动建立“一路一档一策”机制,“整治一条路,打造一条风景线”的整治成效。

坚持高品质养护

牢固树立建养并重的理念,积极探索实施养护体制改革,提高养护质量和效率,降低养护成本,确保有路必养、养必到位。推行专群养护模式。对县道养护及乡、村道大中修推行专业化养护模式,对乡、村道小修及日常保养推行群众性养护模式。积极构建“群众性养护”体系,鼓励乡镇、行政村择优安排承包人实施乡村道养护,支持开发“四好农村路”就业性岗位,路长制实施乡镇安排多个就业岗位,工资以年底考核发放。以资金保障为抓手强化路长制运行力度。将养护计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,及时、合理、足额编制农村公路养护预算。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按照“226”的省、州、市分配标准,市级部分采取阶梯递增的模式在2022年实现了“1053”总目标。库外公路(组级公路)参照村级公路补助标准由市财政全部承担。

坚持高品质运营

吉首市按照“集约经营、统筹规划、乡村全通、价格惠民”的目标。成功创建湖南省第二批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,完成打造“8条城乡主线(公交)+27条城乡专线+23条镇村支线”的客运线网络格局,实现了“乡村全通”,现全市建制村(社区)通车率100%,提质改造和修建了3个城区枢纽站、2个交通驿站、3个乡镇运输服务站、186个农村招呼站、350块站牌、34台快充充电桩。“交邮合作”持续深化,制定《吉首市客货邮融合实施方案》,以创办湖南省客货邮示范县为抓手,将电商主体不断扩大,市、乡、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逐步建立,邮政快递网点乡镇覆盖率达100%, “邮政快递进村”覆盖率达74.6%。2021年吉首市成功申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。

相关文档: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
关闭 打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