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业兴了 环境美了 村民笑了——龙山县交运局驻大安乡翻身村工作队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纪实
初冬清晨,地处海拔1200多米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大安乡翻身村,云雾缭绕,20台“大风车”高耸云端,在湘西之巅悠然自得地旋转,勤劳淳朴的村民脸上个个洋溢着幸福的笑容,村寨周围菜园里的葱、蒜、白菜、萝卜翠绿欲滴,将冬季原本荒凉的大地装点得生机盎然,满目皆是一派和美繁荣的景象。
2021年以来,龙山县交运局驻村帮扶工作队,紧紧围绕乡村振兴驻村帮扶总体目标任务,突出“产业振兴”这个重点;擦亮“金色翻身”这张名片;注重村容村貌治理,提升“多彩翻身”颜值;培育特色乡村旅游市场,助推“和美翻身”建设。驻村工作队立足翻身村实际,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,走出一条成功的乡村振兴发展新路,为建设“和美翻身、幸福翻身、多彩翻身、魅力翻身”贡献交通力量。
做优做强烤烟产业 擦亮乡村振兴底色
翻身村的烤烟种植从20世纪90年代4户60亩发展到现在近百户3000多亩,就是一部由贫困走向小康,由小康走向振兴的发展史。烤烟总产值连续三年突破1000万元,今年产量达70余万斤,总产值突破1600多万元,全村人均收入达3万多元,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,翻身村一跃成为全省烤烟强村,系湖南省中烟高端原料基地。
“真的是要感谢你们驻村工作队,我过去靠传统的种烟方式或者外出务工一年收入万把多元,基本能解决温饱,现在种植烤烟一年收入少则十几万,多则三十多万元。”该村七组38岁的烟农马超伍感慨道,五年前他还是一个一无所有的“穷光蛋”,如今已娶了媳妇,生了三个娃,盖起了两层小别墅,还购买了一台私家车,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,其乐融融。为做优做强村里的烤烟产业,工作队的同志花了不少工夫,当老师先当学生,他们向烟站的技术员讨教,从书本里学习先进的种烟技术,每逢大会小会给村民们既学政策又念“烟经”,田间地头是技术员,烟叶烘烤是指导员,以科级赋能把翻身村优质烟叶的品牌越擦越亮,让村民的存款越来越多。
管好治好村容村貌 增添美丽乡村成色
为不断改善翻身村的基层设施硬件,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向前多次给后盾单位主要领导汇报,争取后盾单位大力支持,近两年龙山县交运局为村里投入100多万元,铺设柏油路2千米,安装路灯50盏,为进一步扮靓村容村貌,工作队购置各类苗木和花种发给村民,引导村民在房前屋后种植花草树木,实现出门看见花,抬头望见绿,伸手摘得果。并在村部院内及周边为村民打造美化绿化样板区。与此同时,引导村民做好“三归”:畜禽归圈、用品归位、垃圾归箱,把庭院室内、交通道路、田间地头打扫干净,把柴草燃料、畜禽饲料、生产肥料堆码整齐,实现生产、生活、生态和谐统一,引导村民形成不仅让翻身富起来,更要让翻身美起来、靓起来,让山外慕名而来的“候鸟”多起来的强烈意识。
树立倡导文明乡风 赋予乡村振兴亮色
为不断规范全体村民的行为准则,弘扬积极向上的正能量,驻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按照“规则先行、标准严格、示范引领、全民参与”的原则,坚持支部统领、党建引领、党员带领的模式,制定了翻身村村规民约二十条,推进移风易俗,提倡交谈文明用语,自觉抵制低俗不良行为。全村以9个村民小组为单位,建立道德行为评议评分制度,每月一评比,实行“红黑板“通报,前三名上“红板”全村通报表场,后三名上“黑板”适当惩罚,道德模范评选,观看文明乡风公益广告,举办文明乡风知识竞赛,志愿者文明乡风宣传等活动,进一步激发村民向上向善向美的内生动力。今年,翻身村已获评州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荣誉。
乡风文明,美在环境,福在百姓。如今的翻身村,“颜值”与“气质”同在,“魅力”与“活力”兼备,富裕与乡愁融合。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、快乐指数、安全指数显著提升。
冬日暖阳下,山巅上旋转的“大风车”呼呼鸣响,阵阵凉风扑面而来却带着爽心的味道,产业兴了,环境美了,村民笑了,翻身村900多父老乡亲赶上了乡村振兴的新时代,真正的过上了翻身的好日子。